今年7月28日,《中国金融家》迎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谨向广大读者朋友和所有关心支持本刊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34载栉风沐雨,砥砺笃行谱写华章。从珠江之畔到五湖四海,广发银行肩负着金融体制改革先行者和服务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双重历史使命,从一家规模仅15亿元的区域性商业银行,逐步跨越为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连续多年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全球银行百强。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近期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密集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好的翻译是一种文字的再创作。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奋斗,是新时代劳动者的最美姿态,是创造历史、成就未来的强大力量。值此光荣的红五月到来之际,在“五一”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劳动的荣光格外耀眼,奋斗的强音更加铿锵有力、激荡人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劳模精神熠熠生辉。
这是一支业务过硬、追求卓越的队伍,多年来他们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经营性指标位列当地银行同业前列;这是一支行胜于言、做大于说的队伍,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时,他们星火驰援,助企纾困;这是一支团结拼搏、雷厉风行的队伍,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客户、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大局之中。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从“一纸规划”到“多点开花”,从创新试验田到发展领头羊,从以传统金融为主到高新企业聚集,短短三年时间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见证下,无与伦比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获得圆满成功。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在奥林匹克史册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唯一的“双奥银行”,中国银行用“零感染、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的成绩兑现了高质量金融服务承诺,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中行人服务冬奥的赞歌。
说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科技园支行对公客户专员许展旋,同事都亲切地把他比作“一头牛”——踏实肯干的“拓荒牛”、肩有担当的“老黄牛”、无私奉献的“孺子牛”。他以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用坚毅的“韧劲、闯劲、干劲”擦亮人生的底色,书写不凡的成绩,绽放生命的光芒。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里对工匠精神的生动描述,也成为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南京造币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马立项用干劲、闯劲、钻劲书写新时代工匠精神,用初心镌刻“国家名片”,凭使命铸造金“币”辉煌的形象描述。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申城往日的节奏。为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金融队伍在奋斗着、拼搏着。
谢松宸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核赔部经理。他在保险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历经财务会计、理赔管理等一线岗位,深谙理赔工作对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塑造行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性。
服务实体经济是新时期我国金融机构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金融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成为地方产业发展最坚实的支撑。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地域,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自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来(简称“农高区”),为发挥好农高区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人民银行晋中市中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农高区”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把支持农高区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打造“线下+线上”“引领+传导”“创新+激励”(简称3+)模式,走出了一条金融支持农高区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实践探索,补齐了县域经济发展短板,有效促进了城乡共同富裕。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近期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助企纾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金融在行动。
“中信银行将发挥好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的协同优势,以具有中信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守‘中信责任’,传递‘中信温度’,贡献‘中信力量’。5月19日,中信银行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方合英在银保监会召开的“银行业保险业应变克难,助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信银行助企纾困,赋能实体稳增长的举措、特色和创新,用“力度和温度”展现了一家国有金融企业在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中的行动与担当。
作为大型金融央企,中国人保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践行社会责任,彰显金融央企担当。
“明产融共进之志,成就产业与人。”这是2021年6月30日“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产融”)更名时的初衷。一年来,秉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以融强产”和“立足航空、面向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方针,中航产融以昂扬奋进之姿踏上新征程,进一步明确产业金融集成服务商的定位,以产业金融和综合金融为两大业务方向,积极服务航空工业集团主责主业及产业链和新经济,开拓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什么是数字经济?金融业又该如何更好拥抱数字技术,构建互促共进的场景生态?围绕这些话题,本刊进行了一系列专访与报道。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与各方监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多措并举有序引导我国金融业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改革,提升监控金融风险有效性,完善金融标准化发展,推动我国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5月1日清晨,伴随各地分行报告网点营业正常,中国银行西单投产指挥中心和黑山扈投产大厅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鼓掌声,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宣布“绿洲工程”首批业务投产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银行正式开启了企业级能力重塑、全集团协同共享、全方位数字赋能的新篇章,数字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当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尚待有效缓释的情形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给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众所关切。笔者认为,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应是破解这些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