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不仅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与此同时,部分经济体不断攀升的通胀水平正在将其拖入滞胀的困境之中。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多家央行不得不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但这一行动同时也会进一步损害经济的复苏,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环境正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法国这一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前景已显著恶化。本周,法国政府将该国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期从4%下调至2.5%,低于欧洲央行对于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期2.8%。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法国GDP环比下降0.2%,低于此前该机构预估水平,加剧了人们对法国经济的担忧。然而,在黯淡的经济前景下,法国的通胀却在持续攀升。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9日宣布推出一款线上碳排放计算工具,可为商业客运航班提供准确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
德国联邦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德国5月通胀率升至7.9%,连续第三个月创下1990年两德统一后新高。
6月8日,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2022年年度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方理事会主席、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出席会议并致辞。
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这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日前在瑞士参加“圣加仑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
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不变,且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采取额外宽松措施。
随着美联储的“鹰”派加息态度变得越来越坚定,美股的震荡走势也变得更加显著。
令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感到痛苦的高通胀压力仍在持续。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从今年年初至今,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德国在内的多个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持续增加,通胀水平屡创新高。在需求快速增加、供应链瓶颈以及俄乌冲突下能源价格大涨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这些经济体的通胀上行压力仍在持续增加。
6月即将过去,美国股市在2022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表现不佳。伴随着美国通胀“高烧”不退、美联储持续强化的紧缩态度、美国经济逐渐展现的下行风险,美股今年多次坐上“过山车”,呈现出震荡下行的特点——据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数据,今年年初至今,标普500指数下跌了约18%,将成为1970年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
在多重因素影响之下,近期市场避险情绪增加,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
近期公布的多项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为疲弱,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或将陷入衰退的担忧情绪持续发酵。上周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2.4,刷新23个月低位,前值57,服务业PMI初值为51.6,前值53.4。更让人担忧的是,不少美国经济的关键领域数据出现急剧下滑。
经过多年低通胀之后,全球通胀以新的形态卷土重来;而俄乌冲突“黑天鹅”的突然飞出,令国际环境更趋复杂;这些都给国际汇市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变化。
在紧缩和增长的双重压力下,风险资产遭遇抛售,全球股市同步下跌。